您現在的位置::首頁 > 資訊管理 > 行業要聞 > 行業百態
近期,世界黃金協會發布2025年三季度《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》顯示,第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量(包含場外交易)達1313噸,需求金額達1460億美元,創下單季度黃金需求的*紀錄。從金價表現來看,國際金價屢創歷史新高,10月中旬一度逼近每盎司4400美元關口,隨后出現回調和高位震蕩。作為當下市場關注度*的資產,黃金起起落落的價格時刻牽動著投資者心弦,黃金投資為何火爆?有哪些投資方式?現在還是好的投資時間點嗎?
近一段時間,在美國步入降息周期、地緣政治風險延續、全球央行持續購金支撐等因素推動下,不確定性的增強促使金價表現強勢。然而,經歷短期多日連漲,黃金技術面已出現買信號,再加上對國際局勢動蕩預期緩和與投機資金獲利了結等因素的影響,金價出現回調,在高位持續震蕩。招聯研究員董希淼表示,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屬性仍然較強,短期回調沒有根本改變金價中長期上漲邏輯,投資者也正逐漸適應近期的波動環境。
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監瞿瑞表示,投資者需理性看待金價行情,警惕高位波動風險,避免盲目跟風追漲,需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、資產配置規模及投資周期,合理規劃黃金資產占比。
在各類黃金投資方式中,實物黃金是*傳統的投資渠道,也是投資者能握在手中的“定心丸”。例如,有*信譽背書的投資性金幣由各國央行發行,贏得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。我國的熊貓金幣自1982年發行以來從未間斷,是世界五大投資金幣。當前,投資金條、金幣在多數商業銀行和金飾店都有售賣,可以預約購買,甚至郵寄到家,保留原包裝和憑證還能回收變現。相對于投資金條,較高溢價的黃金首飾美觀可佩戴,其投資屬性一般為次要考慮。作為實體資產,實物黃金讓投資者心理安全感滿滿,具有長期保值能力和收藏價值,但也因此儲存成本較高、買賣手續較為繁瑣。
交易類黃金產品也是當前投資者較為普遍的選擇,其與實物黃金的主要差異在于不涉及實物交割和高流動性。交易類黃金存在賬戶里靈活方便,投資門檻和交易成本低,通常1克起購,積累到一定克重后可以兌換實物黃金,實現“零存整取”,黃金積存、貴金屬錢包、存金通都是銀行已經推出的投資工具。
東源投資分析師劉祥東表示,積存金可以作為資產組合中的保值組件而非主要盈利工具,投資者應結合資產配置的綜合目標將持倉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同時配置低相關性資產實現風險對沖。
黃金ETF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投資工具,以黃金為基礎投資標的,追蹤現貨黃金價格波動并可以在證券市場交易的基金產品,具有支持T+0交易、投資效率高、投資門檻低、費用低廉等特點。今年以來,黃金ETF產品規模大幅擴張,截至10月21日,國內黃金ETF產品規模達2276.2億元,較年初增長220%,成為機構和個人配置黃金資產的重要渠道。
國內的黃金ETF投資于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合約,緊密跟蹤主要黃金現貨合約的價格變化,一手(100份)黃金ETF對應1克真金,黃金ETF相當于存放于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實物黃金的持有憑證。對于小額黃金投資者來說,購買黃金ETF的手續費比實物黃金和交易類黃金更低,加之高流動性,堪稱波段操作的“利器”。與黃金ETF不同,黃金股ETF跟蹤的是一攬子黃金產業鏈公司股票,其走勢受多重因素影響,投資者需要明確自身需求、注意區分。
黃金投資節奏變化快,方式多樣。董希淼提示,長期以來投資黃金的傳統,使很多投資者誤認為黃金是一成不變的保值品,但金價并非只漲不跌,漲跌幅有時候還比較大,投資黃金同樣存在風險。
投資者應優化資產配置的風險收益比,關注黃金投資的價格波動風險、流動性風險、機會成本風險等,在對黃金價格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力爭獲得穩健收益。瞿瑞表示,投資者應立足長期邏輯、明確投資目標,以資產保值、對沖風險為核心,而非單純追逐短期價差收益,規避盲目追高導致的投資風險。(記者 尚 咲 馬春陽)


版權與免責聲明
爆品推薦
網友推薦新聞: